污水凝聚劑 PAC(聚合氯化鋁)詳解
時間:2025-07-24 10:40:15
來源:
瀏覽|:19次
污水凝聚劑 PAC(聚合氯化鋁)詳解
聚合氯化鋁(Polyaluminum Chloride,簡稱 PAC)是目前污水處理廣泛的凝聚劑之一,因其適應性強等特點,被廣泛用于市政污水、工業廢水行業。以下從基本概念、作用原理、性能優勢、應用場景及使用注意事項等方面詳細介紹:
一、PAC 的基本概念
PAC 是一種無機高分子凝聚劑,化學式可表示為。它通過鋁鹽與堿類物質(如氫氧化鈣)反應聚合而成,成分是多核羥基鋁配合物。
固體 PAC:粉末狀或顆粒狀,運輸儲存方便,需溶解后使用。
液體 PAC:直接可投加,省去溶解步驟,但運輸成本較高。
二、PAC 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原理
PAC 的核心作用是凝聚(使微小顆粒聚集) 和絮凝(聚集形成大絮體),具體通過以下 機制實現:
壓縮雙電層:
污水中的懸浮顆粒(如泥沙、膠體)表面通常帶負電荷,形成 “雙電層”(顆粒表面負電 + 周圍正電離子),顆粒間因斥力難以聚集。PAC 溶解后釋放的多核鋁離子帶正電,會中和顆粒表面負電荷,壓縮雙電層厚度,降低顆粒間斥力,使其易碰撞聚集。
吸附架橋:
PAC 的高分子鏈(多核羥基鋁配合物)具有較長的分子結構,可吸附在多個顆粒表面,像 “橋梁” 一樣將分散的顆粒連接起來,形成更大的絮體(“礬花”)。
網捕卷掃:
當 PAC 投加量較大時,會水解生成大量氫氧化物沉淀(如 Al (OH)),這些沉淀在形成過程中會像 “漁網” 一樣包裹、卷掃水中的細小顆粒,將其帶入沉淀中。
三、PAC 的性能優勢(為何適合污水處理)
相比傳統凝聚劑(如硫酸鋁、氯化鐵),PAC 的核心優勢體現在:
氧化鋁含量高,凝聚能力強,同等水質下投加量比硫酸鋁少 ,處理效率更高。
適應性廣:可處理不同濁度(低濁、高濁)、不同類型(有機廢水、無機廢水)的污水,如印染廢水、電鍍廢水、食品加工廢水等。
絮體特性好:形成的礬花大而緊密,沉降速度快,減少沉淀池停留時間,降低處理成本。
操作簡便:溶解速度快(固體 PAC 溶解時間約 ),無需復雜預處理,可直接與污水混合反應。
四、PAC 的典型應用場景
PAC 的適用范圍覆蓋大部分污水處理場景,常見應用包括:
市政污水處理:
用污水處理的預處理,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(SS)、膠體物質(通過沉淀除磷)。例如:城市生活污水中,PAC 可將 SS 去除率提升。
工業廢水處理:
高濁度廢水(如選礦、洗煤廢水):通過凝聚 - 絮凝去除泥沙顆粒,降低濁度。
有機廢水(如印染、造紙廢水):配合 PAM(聚丙烯酰胺,絮凝劑)使用,去除色度、懸浮有機物。
含油廢水(如油田廢水、餐飲廢水):吸附油滴并聚集,通過氣浮或沉淀分離。
重金屬廢水(如電鍍廢水):與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沉淀,降低重金屬濃度。
其他行業:
去除原水中的藻類、膠體和微量有機物,替代硫酸鋁,減少殘留鋁對人體的影響。
污泥脫水:作為污泥調理劑,改善污泥脫水性能(如降低污泥比阻),便于壓濾脫水。
五、PAC 的使用注意事項
溶解與投加:
固體 PAC 需溶解成 的水溶液(按重量比),攪拌至溶解(無顆粒),避免結塊影響效果。
投加點應設在污水處理的 “反應池”(需攪拌混合),確保與污水充分接觸,通常需配合攪拌裝置(如機械攪拌、曝氣攪拌)。
投加量控制:
需通過小試確定投加量(具體因水質而異):投加量不足,絮凝效果差;過量則會導致水中鋁離子殘留增加,甚至使絮體重分散(“再穩定”);可與 PAM(陰離子或非離子型)聯用:PAC 先凝聚,PAM 再絮凝,減少PAC用量,提升礬花強度(尤其適合低濁水)。
水質影響因素:
pH值:若污水 pH偏離,需先調節(如加酸 / 堿),否則 PAC 水解不,效果下降。
PAC 本身,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(弱酸性,可能刺激),操作時戴手套。
控制出水鋁離子殘留:水中鋁殘留需,工業廢水需,過量可能影響水生生物。
六、PAC 與其他凝聚劑的對比
凝聚劑 優勢 劣勢 適用場景
PAC 適用 pH 寬、礬花大 成本略高于硫酸鋁 大部分污水(市政、工業)
硫酸鋁 成本低 適用 pH 窄、礬花小 低濁度、中性污水。
可見,PAC 在綜合性能上更優,是污水處理的之一。
總結
PAC 作為無機高分子凝聚劑,通過中和電荷、吸附架橋和網捕作用,能快速去除污水中的懸浮顆粒、膠體和部分污染物,具有適用范圍廣、操作簡便、穩定等優勢。在實際應用中,需根據污水水質(pH、濁度、污染物類型)通過小試確定投加量,并注意溶解、投加方式及與其他藥劑的配合,以達到處理效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