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5-07-08 10:26:05 來源: 瀏覽|:44次
污水凝聚劑處理工業廢水
污水凝聚劑是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的物理化學處理藥劑,主要通過破壞水中膠體顆粒的穩定性,使其聚集形成可分離的凝聚體(或與絮凝劑配合形成更大絮凝體),從而去除懸浮物、膠體污染物及部分溶解性物質。以下從凝聚劑的分類、作用原理、工業廢水應用場景、處理流程及關鍵要點等方面詳細說明:
一、污水凝聚劑的分類與特性
凝聚劑按化學成分可分為無機凝聚劑、有機凝聚劑及復合凝聚劑,不同類型適用于不同性質的工業廢水:
1. 無機凝聚劑
通過離子交換、壓縮雙電層等作用實現凝聚,成本低、適用范圍廣,是工業廢水處理的主流選擇:
鋁鹽類:
代表藥劑:硫酸鋁(Al(SO))、氯化鋁(AlCl)、聚合氯化鋁(PAC)、聚合硫酸鋁。
特性:PAC 是應用品種,具有用量少、效率高、pH 適應范圍寬、污泥量少等優點,適合處理低濁度至中濁度廢水(如印染、造紙廢水)。
代表藥劑:三氯化鐵、硫酸亞;聚合氯化鐵、聚合硫酸鐵。
特性:適應 pH 范圍更廣,對高濁度、高色度廢水(如焦化、冶金廢水)效果優于鋁鹽,且對離子有一定吸附能力。
2. 有機凝
陽離子聚丙烯酰胺(CPAM,常作絮凝劑,也可輔助凝聚。
特性:用量少、凝聚速度快、污泥量少,適合處理低濁度或含有機膠體的廢水。
二、凝聚劑處理工業廢水的原理
工業廢水中的污染物(如懸浮物、膠體顆粒、乳化油、重金屬離子等,其穩定性依賴兩大因素:
電荷排斥:膠體顆粒多帶負電,同電荷相互排斥,難以聚集;
凝聚劑的作用就是破壞這些穩定性,使膠體顆粒聚集形成可分離的 “凝聚體”,核心機制包括:
壓縮雙電層:無機凝聚劑解離出的向膠體負電荷表面遷移,壓縮膠體擴散層,使顆粒間排斥力減弱。
電荷中和:凝聚劑帶正電的離子或分子與膠體負電荷中和,使顆粒電荷趨近于零,失去排斥力而凝聚。
吸附架橋:有機高分子凝聚劑的長鏈分子可同時吸附多個膠體顆粒,通過 “架橋” 作用將小顆粒連接成大凝聚體(此機制更接近絮凝,但部分凝聚劑也具備)。
網捕卷掃:當凝聚劑投加量較大時,會形成大量金屬氫氧化物沉淀,這些沉淀像 “漁網” 一樣網捕、卷掃水中的膠體顆粒,共同形成凝聚體。
三、凝聚劑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典型應用場景
工業廢水成分復雜(含懸浮物、有機物、重金屬、色度等),凝聚劑的應用需結合廢水特性針對性選擇
四、凝聚劑處理工業廢水的典型流程
凝聚劑處理通常作為工業廢水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環節,與沉淀、氣浮等固液分離工藝配合,流程如下:
預處理(調節池):
廢水先進入調節池,均衡水量和水質(如 pH、污染物濃度),并通過攪拌避免懸浮物沉淀。核心是調節 pH(凝聚劑效果受 pH 影響顯著),必要時投加酸 / 堿調整。
凝聚劑投加與混合:
通過計量泵將凝聚劑(液態或固態溶解后)投加至管道混合器或反應池前端,快速攪拌,使藥劑與廢水均勻混合,確保膠體顆粒充分接觸藥劑。
反應凝聚階段:
混合后的廢水進入反應池,慢速攪拌,使膠體顆粒在凝聚劑作用下逐漸聚集形成凝聚體(肉眼可見的細小顆粒)。此階段需避免劇烈攪拌(防止打碎凝聚體)。
固液分離:
含凝聚體的廢水進入沉淀池或氣浮池,實現固液分離:
沉淀池:凝聚體因比重較大下沉,形成污泥(底部),上清液進入后續處理;
氣浮池:通過通入微氣泡,氣泡吸附在凝聚體表面使其上浮,形成浮渣(刮渣機去除),適合輕質凝聚體(如油脂類廢水)。